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生畢業進路

        本碩士學程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等知識背景的資訊產業人才,並針對學生的興趣去引導學生,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符合市場需求的產業上(如:農業、金融服務業、製造業、零售業等),若學生對於農業方面較有興趣的話,本學程可透過智慧感測裝置(如:相機、收音機等)收集業者需要收集的農業資訊並結合邊緣運算裝置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即時運算,將這些資訊轉換為經營農業時所用到的資訊,最後結合無線通訊技術將分析後的結果傳輸至業者的手機通訊軟體(如line、facebook等)或是網頁,提供農業業者做出決策,利用智慧監控的方式減輕以往農產作業的大量勞動力需求,以建立更有效率的農產作業。此外,鄰近本校城南校區的「宜蘭科學園區」注重在數位創意以及通訊知識產業上,這兩種產業與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研究能量相吻合,本碩士學程之畢業生可提供宜蘭科學園區在地所需之人才、創業、創新等資源。而本學程也會透過實習、邀請園區講師及參觀園區研習營等方式縮短學用落差,以培養出既符合社會產業需求又能夠將人工智慧技術發揮到這些產業上的資訊人才,因此畢業生可將在校所學之人工智慧技術、通訊類技術應用在如農業、金融服務業、製造業及零售業等符合當前社會所需求的產業上。

  • 就業市場預估需求數

        台灣的ICT 及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近年來這些台灣的業者也積極的在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照護、智慧養殖產業中擴展他們的版圖。日本經濟新聞與英國金融時報在2017年合力刊載一份報告,此報告是針對製造、管理、醫療、教育、交通運輸等的23個產業領域中共2,000項工作業務進行調查,目的是為了探討人工智慧對產業界造成的影響,調查顯示未來預估會有三成以上的工作業務被人工智慧的技術所取代,其中製造業中占了80.2%,而餐飲業、運輸業、建築和開採業、農林漁牧業、醫療照護支援業的比率則為68.5%、48.4%、42.5%、41%、25.2%。另外行政院科技部於2017年擬定AI推動策略,並在2017年到2021年間投入160億元至半導體、資通訊行業等台灣具機會及優勢的強項產業,及物聯網系統與安全、無人戴具等未來趨勢的領域,期望創造出更多價值。綜觀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與產業層面的影響,人工智慧將會帶來更多的產業收益與工作職缺,目前國內外許多新創公司也爭相應聘的人工智慧人才,如: X.AI、Api.ai、Maluuba、地天泰農業生技、奧義智慧科技、台灣骨王生技、耐能智慧、博遠智能科技等其工作內容中要求具備人工智慧技術。另外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於2018至2020年針對航空、離岸風力發電、IC設計、面板、通訊暨物聯網裝置與設備、雲端服務、健康福址、智慧紡織、資料服務、無形資產等十項產業進行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調查中顯示大多數的產業皆會產生出人工智慧工程師等諸如此類的職位職缺,以航空產業的調查為例,航空產業中已經有88%的業者推動數位化、智慧化發展,而推動智慧化、數位化的業者中平均每一家廠商投入13%人力資源在這上面,除此之外,航空產業會空出智慧製造工程師這個職位,職位的工作內容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強化管控、打造生產履歷,目前同意此職位的業者已有53%。由此可知未來各項產業也會相繼釋出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職位。 依據美國諮詢機構Accenture於2017年的報告指出,2035年以智慧機器為主的AI相關產業亦或是其周邊相關產業將會創造巨大的經濟前景,此項產業將有望提升國家的GDP產值,比如美國的GDP總值在納入AI技術之後將提升2%,日本與中國則提升1.9%與1.6%,其中中國的實質總增加值(GVA)將增加近6.3兆美元占了全大陸總GVA的19%,既然如同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在人工智慧產業上都能帶來巨大的利潤,台灣在半導體、物聯網等行業上也能帶來大量的利益。